大家好,这期咱来评测一下云端 AI 绘图平台。适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在本地电脑上使用 AI 绘画软件的朋友。众所周知,云端跑图对你自己的电脑配置毫无要求,只要能上网就能云端跑。但到底是哪朵云值得咱冲?还是要比比看的。本期全程无广,请放心观看。内容共分 4 部分:
- AI 绘画的云平台有哪几类,我该怎么选;
- 常常被人提及的那 3 款云平台,横向对比,包括价格、出图速度、免费空间、传输速度以及我的使用体验等帮你避避坑;
- 如何在云端使用他人的工作流;
- 如果你搞到了某位大佬的整合包,又该如何在云端使用。
现在市面上可以在线 AI 绘画的平台,我将其分为了三大类:云网站类、云电脑类以及云算力类,特色和优点我先贴这了。
- 云算力类:门槛最高,常见的有阿里云、腾讯云等。这类平台只卖算力,不负责安装软件,需要咱自己动手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的装,而且最好还是得有点编程基础,才能在安装时看着这一行行的代码不犯怵。所以此类云算力平台我只推荐研发同学和动手能力极强的小伙伴挑战。
- 云网站类:门槛极低,低到完全不需要咱自己安装,打开网页它就能用。但同时它也不允许咱自己在他的网站上去安装一个插件模型啥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云网站类的平台功能不全,灵活度低,只适合新手尝鲜使用,绝对可以让你快速的领略 AI 绘画的强大,但是却不适合想深入学习钻研的朋友。
- 云电脑类:是个折中又很靠谱的选择。它的软件都是平台提前预装好的,咱只需要跟着平台的指引选版本,选显卡选费用,开了机它就能用;但同时它又允许咱自行动手安装各种的插件模型,这就确保了软件的功能可以跟本地一模一样。无论你是新手尝鲜还是老手操盘,都能满足,适合大多数人选择。
所以接下来咱就以云电脑类为例来横向的对比一下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三个平台。放心,因为我没恰到饭,所以绝对公正,不是广告。之所以选这三家,主要是因为群里的粉丝用的最多的就这几个,大家也可以弹幕说一说你用的啥。
一、价格对比
这三个平台都是只要你开机就收钱,价格也都是根据你选择的显卡的型号和使用的时长来算的,显卡越好自然就越贵,使用时长也都是可以精确到分钟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即使你选择了一个按小时付费的模式,如果没玩到一小时你就关机了,它也只会收取你开机的那几分钟的钱,不会直接扣掉你一小时的钱,这点还是很人性化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关机之后你还能不能再搞到显卡开机,那就不好说了。所以若你预期自己玩的时间会很长,那么就可以选择按天按月来付费,而且如果你是包天包月的,那就可以确保这块显卡你独有,来了它就能用,不用等。大家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就可以了。
我这里以 4090 的显卡按小时付费为例,拉个价格来比一比看。很明显,最便宜的是先公允,但是如果你仔细的比对一下配置,会发现它的配置也是最低的。虽然都是 4090 的显卡,显存一样都是 24g,但是先公云配的内存却是最低的。要知道跑超复杂的工作流时,由于内存过小而爆内存的事儿也是常有的,虽然这 4090 配上 48g 的内存未必它不够用,但是旁边的端脑云直接给到了 128g 也着实让人心痒痒,看来它贵在这儿了。
另外,玩信 AI 它还有一个无卡开机模式,这个价格直接砍到了脚后跟,一小时才 1 毛钱,大家在传资料不跑图时一定要选。另外 3 家都是注册即送,有送 5 块的,也有送一块的,有过期失效的,还有需要答题加好友才送的。各家的诚意如何,您自有判断。这几块钱它够用吗?我的体验结果是,如果咱不自己折腾着装插件下模型,倒也足够跑几个现成的工作流,随便的感受一下 AI 绘画的魅力的。但是这里有个平台它被我用超额了,一来是因为它本身送的就少,二来是因为它几乎每一个步骤都很慢,慢到我一个没盯着,开机而不自知,白白的浪费了钱,当然了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推荐有耐心记性好的朋友选择,毕竟它的配置可是最高的。
二、出图速度对比
配置对出图的速度影响大吗?我帮你测了,大,但是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都是 4090 的显卡,都是跑 flux 官方工作流,都是 AFP 8 模型,都是 20 部,都只跑了三次,所耗费的时间如表所示。可以看到后两次的均值,最快的是价格最低配置最差的仙宫允,而最慢的是价格最高,配置中等的玩性,I 速度比第一名慢了近 40%,这个比例如果放在复杂工作流里的话,慢的时长可就不是按秒来算了。但是这里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配置最高配了 128g 内存的端脑云,它的首次跑图速度慢到没天际,这速度说是机械硬盘我都信。当然了,此处不排除因为我只跑了三次会存在偶然性的问题,如果忽略月首次加载模型慢的问题,后面两次的速度端到云还是很 ok 的,所以如果你需要多次跑同一个工作流,那还是值得选择的。
三、免费空间与传输速度对比
毕竟 AI 这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装的插件和模型必然是越来越多,软件也肯定会越来越大,所以系统盘的空间大小也就尤为重要。免费空间三家都送,除了端档云豪横的按 t 为单位来送,其他两家免费空间的大小确实是有点捉襟见肘,但好在镜像本身它不占空间,所以推荐大家在选镜像时就选一个装的插件和模型足够多的镜像,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安装的时间,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空间不足的问题。当然了,如果不差钱的话,平台也都是提供了扩容方案的,价格就看您个人的承受能力,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朋友应该是不需要扩容的。当然了,如果你用的是送了 8t 空间的端脑云,那就更不用为空间发愁了嗨。
三个平台都提供了三种往云端装东西的方式:
- 直接从本地电脑往云端拖;
- 从网盘里下;
- 在云端联网下。
这里面首推的肯定是网盘下载,无论是官方自己的云盘还是合作的百度网盘传东西,肯定都会比另外两种方式快,但是传输的速度大家却不同。如果是官方自己的云盘,这就比较依赖于这个文件之前是否有人传过,如果有那就快,否则也很慢。但如果是百度网盘,那就跟你是否是会员,是哪个级别的会员有关了,钱不到位那就限速,懂的都懂。我之所以这么纠结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因为云端每一分钟都都要钱,所以如果不想在传文件上浪费钱,可能就两个方案:
- 选一个插件模型都装的全乎的镜像,咱就能少传点;
- 开个百度网盘的会员,期待它传快一点结省点时间。
四、其他细节避坑
- 三个云平台都有所谓的资源库,可以直接在线下模型,听起来是很完美了,但是其实这模型的数量非常的少,大概率你想装的那些都找不着,还是得自己传。
- 三个平台都存在需要等闲卡的情况,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先公云需要等卡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待的时间也会更长。另外个人感觉端脑云的先创建实例,再等待分卡的交互方式稍微有那么一点不人性化。
- 玩性 AI 送的券它容易过期,要抓紧用,送的空间也有点少,得谨慎着用。
- 先公云,如果你自己装了模型插件啥的,用完了以后光关机它还不行,记得要销毁实例,否则它是要收保管费的,对需要经常使用的朋友不太友好,需要每次都重新配置一下,当然了如果这点费用你可可以承受,那也不算事儿。
- 端脑云不知道是不是普遍问题,我在第一次打开实例的时候,Output 输出文件夹里还保留有之前跑的图,这个也许只是镜像本身在打包时他忘了删,但是我心里还是毛毛的,有用端到云的朋友可以弹幕说一说,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总的来说,最便宜的是千工云,配置最高以 t 为单位送空间的是端脑云,出图速度最快的是西安公云,但是玩性 AI 的无卡开机的价格,对需要经常传文件装东西的朋友却是最友好的。
相信此刻你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不妨弹幕交流下。还没选出来的朋友也别急,完整的对比文稿我放在了评论区,您可以下载下来,慢慢研究。找不到的朋友,私信我。
如何在云端使用他人的工作流及整合包
(一)使用他人工作流
云端使用别人的工作流其实很简单,跟本地也差不多,直接就是把工作流拖进去,缺啥节点你就装啥节点,缺啥模型你就下啥模型。有 comfyUI 基础的朋友应该能懂我的意思,如果你听不懂,可能是需要去补一下基础知识。
(二)使用他人整合包
如果你想直接用别人的整合包,这个可就有点麻烦。所谓的整合包是什么都装好了的,可以保证你开箱即用的存在,但是因为它现在在云端,所以就没有办法一键部署了,需要打散了一个传,也不难,但是耗时间。此时玩 cai 的无卡开机模式它就派上用场了,在传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路径一一的对应,需要传的文件类型,包括模型、插件、工作流,具体的目录,如图有基础的朋友应该也能看懂。现在整合包的价值就从开箱即用变成了资源插件都帮你准备好了,不需要你自己到处找,复制粘贴它就能用,虽然它也省事了不少,但毕竟还是开箱即用更爽。
很巧的是我在做这期的时候,玩性 AI 推出了一个新功能叫云主机,它跟我前面说的那三种云都不一样,它是真正的用你本地电脑的远程控制工具,控制云端的电脑,你在云端的这台电脑上你想装啥你就装啥,你想干嘛你就干嘛,就跟咱自己的电脑一样。它一推出我就觉得超级无敌适合玩大佬们的整合包,咱就直接在云主机上登录网盘,下载整合包,然后再解压缩它就能用,不用自己装,不用调报错,开箱即用,这才是整合包存在的意义。
(三)玩性 AI 云主机功能评价
- 问题处理:因为这个功能是新功能,所以肯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潜伏在官群里的这两三天的经验来看,遇到问题还是会有人出来处理的,虽然他做不到百分百的回应,但至少找得到人也能心安一些。
- 收费与配置:收费方式也是按照时长来收费的,但是现在官方只上了 4090 的显卡,win10 的系统,配置跟咱前面介绍的 AI 的 4090 的配置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这价格却高很多,不过也能理解了,毕竟自由度更高。再有免费空间给到了 300g,但是毕竟是电脑,它系统本身就占了 116g,而且暂时没有支持扩容,所以如果你的整合包超过了 160g 可能就装不下。
- 传输费用:官方说明是上下行的带宽均为 20 兆 PPS,所以如果你的整合包很大,传输的费用可能也是很惊人的,不过好在传完一次后面就可以开机即用了。
好了,我终于讲完了,时间有限不再展开了,如果有未尽事宜还请评论区留言,我会根据大家的反馈酌情再出一期云端使用教程的,比如怎么在云端调试别人的工作流,或者怎么在云电脑上一点点的部署整合包。
本文出处:
点击访问网站